索 引 号: | 012947795/2025-06017 | 信息分类: |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 / 重点工作 / 公告 |
发布机构: | 世界最大赌博网站 | 生成日期: | 2025-01-24 |
生效日期: | 废止日期: | ||
信息名称: | 世界最大赌博网站 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 ||
文 号: | 关 键 词: | 生态环境;执法;工作;赔偿;赌博网站;法治;地方标准;法治政府;行政复议;合法性 | |
内容概览: | |||
在线链接地址: | |||
文件下载: | |||
我局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根本遵循,紧扣市委、市政府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战略部署,以法治赋能生态治理为主线,统筹推进制度创新、执法提质、服务升级,全面构建生态环境法治新格局。通过深化法治与生态保护的融合实践,系统提升依法行政能力,为全市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注入法治动能。现将本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进展汇报如下:
一、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统筹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
印发《2024年赌博网站法治工作要点》,明确2024年全市生态环境法治工作的指导思想、重点任务,为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奠定良好的法治基础。梳理《江苏省生态环境保护条例》中涉及设区市生态环境部门职责事项并分解任务。配合市委依法治市办做好争创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工作,及时报送我局关于依法治市的各项材料及督查自查反馈问题整改落实情况。实施执法证件动态管理,组织全市系统新增执法人员证件申领,对持证执法人员资质复核,及时注销离退休人员执法证,并在局官网更新全市系统行政执法人员公示信息。按照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实地评估中法律知识测评的要求,持续督促全市系统参考人员认真学习法治知识。配合市司法局做好2023年度全市公职律师执业年度考核工作,推进落实公职律师制度。做好常年法律顾问的聘任工作,积极发挥法律顾问在行政执法、行政决策、行政管理过程中的作用。
(二)推动生态环境立法立标工作
梳理总结赌博网站近年来生态环境地方立法情况,并作为省生态环境例行督察中世界最大赌博网站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与探索典型案例上报督察组。组织征集2025年市政府规章立法计划建议项目。专题研究《赌博网站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气污染防治条例》(修订草案)文本,并向市人大报送2025年立法建议项目。按照市人大、司法局要求报送地方性法规、规章实施情况,并开展法规规章的清理工作。开展全系统地方标准排查工作,对政策措施引用地方标准评估,开展所归口地方标准内容检查评估和涉及必要专利信息摸底,向市场监管局报送地方标准排查情况。由我局组织起草的赌博网站地方标准《石化行业高架火炬气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于2024年4月28日发布,4月30日起实施。由我局组织起草的世界最大赌博网站地方标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办理工作指南》(DB3201/T 1219-2024)于2024年9月27日发布,9月30日起实施。组织全系统申报2024年赌博网站地方标准,今年由我局提出申报并获立项的市地标共六项。梳理新出台法规标准,并更新法律法规标准查询系统。对《江苏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条例(草案)》等30个地方性法规规章政策文件进行意见反馈。
(三)持续提升生态环境执法质效
全市案卷系统运行情况较好,案卷总体质量提高,并实现多个平台的数据对接上报,进一步减轻了工作负担。包容审慎监管初见成效。在处罚过程中一直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长江三角洲区域生态环境领域轻微违法行为依法不予行政处罚清单》《长江三角洲区域生态环境行政处罚裁量规则》,将裁量基准纳入行政处罚案件管理系统,做到执法宽严相济,实现包容审慎监管。坚持《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规定的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对部分涉案企业开展现场指导,围绕存在的环境违法行为,积极帮助企业分析原因,指导企业主动排查环境违法风险,提高环境管理能力。对生态环境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进行详细的阐述和讲解,督促企业增强环境保护主体责任意识,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切实提高污染治理水平。
(四)提高复议及诉讼的应答、应诉质量
我局认真学习、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等法律规定,规范各项复议应答工作和行政应诉工作,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参加听证制度和出庭应诉制度。组织集体讨论重大行政复议案件及行政诉讼案件,在法定期限内及时提交答复书、答辩状及证据、依据等全部材料。加强对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案件的分析研判,及时发现执法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不足之处,联合市执法局发布情况通报,有效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主动配合行政复议机关、法院组织的调解、和解,妥善化解行政争议。编写全市系统复议应答典型疑难案例,参加省厅组织的疑难案件研讨会,在会上提出近期工作中遇到的难点问题,并展开讨论。专题研究生态环境行政处罚相关程序问题及派出局文书审批权限问题,提升行政处罚办案质量。向司法局报送强化行政败诉源头治理提升依法行政能力的举措及落实情况、关于进一步规范行政处罚案件办理的报告。
(五)深化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
截至目前,我市累计办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550余件,涉及金额约1.17亿元。每月开展生态损害赔偿案件线索摸底排查,推进在手生态损害赔偿案件办理,完成线索筛查与核实情况通报,按月向省厅报送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线索筛查与核实情况。今年我市共有一个案件获评江苏省第四批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十大典型案例,两个案件获得提名表扬。联合市财政局等八家单位出台《赌博网站损害赔偿资金管理办法》。联合市检察院出台《世界最大赌博网站损害清洁生产替代修复实施细则》,该制度创新被列为2024年全省法治惠民实事项目。协助世界最大赌博网站海事局研究办理我市首个海上油污损害赔偿案件。与玄武法院研究雨花三桥湿地公园生态修复项目建设,并协助三桥湿地申请法院修复资金。根据市领导要求,与市财政局等部门共同办理《鼓楼区人民政府关于申请拨付“4.10”案生态环境修复资金的请示》相关事项。牵头开展滁河水污染事件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评估相关工作,会同浦口生态环境局、市环科院和省环保集团专家赴滁河水污染事件现场查看,对接市检察院关于滁河受客水污染损害赔偿及公益诉讼工作的开展。与滁州赌博网站和评估单位共同成立滁河水污染事故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工作组,并定期召开工作推进会。召开新闻发布会,专题宣传报道生态损害赔偿工作。承办2024年全省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经验交流会。
(六)加强生态环境领域两法衔接工作
联合市、江北新区食药环侦部门会商相关企业涉嫌篡改、伪造监测数据涉刑案件办理,并对涉案企业进行现场联合调查,配合公安机关开展案件认定工作。报送最高检与生态环境部调研所需本地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与检察公益诉讼衔接工作总体情况。召开两法衔接座谈会,联合市检察院、栖霞区检察院共同研究公益诉讼、损害赔偿制度建设和案例培育工作。对接玄武法院和财政局研究小微案值公益诉讼案件资金管理模式。与市中院等六部门共同研究出台《关于坚持绿色破产协力保护生态环境的实施要点》。根据2024年度环境信息依法披露企业名单工作要求,对接玄武法院核实2023年度全市因生态环境违法行为被追究刑事责任的上市公司和发债企业名单。参加市区两级公安、环保关于打击固废危废非法处置工作座谈会,研究相关涉刑案件办理。参加市中院破产庭关于企业破产清算阶段环保责任相关问题座谈研究。参加鼓楼检察院、玄武法院组织的“4.10”污染环境案替代性修复项目专家论证暨社会公众代表评议会议。
(七)认真开展各项法制审核工作
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以及省、市关于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的规定要求,对确定为重大行政执法的事项,在作出决定前进行合法性审核。依据《江苏省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规定》《赌博网站规范性文件管理规定》,加强规范性文件管理,精准提出法制审核意见,未经合法性审查不得出台。贯彻落实《公平竞争审查条例》,结合部门实际,认真做好增量审查和存量清理的组织发动和排查,开展完成了各类涉企规定的清理工作。定期向市竞审办报送公平竞争审查相关数据及报告,协调落实抽查、评估、督查、总结、宣传等工作。开展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答复的合法性审查工作。对《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答复书》法律适用所引用的条款、形式是否符合法律要求等方面进行审查。在我局各类合同正式签订前组织开展合法性审查,出具合法性审查意见,防范法律风险。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在法律咨询、法制审核等工作中的作用,提高法律服务的高效精准性。截至目前,共对57件行政处罚案件提出法律意见。参加其他业务处室有关行政许可、信访投诉等各类行政事项,并提出法律意见。对13份申请政府信息公开的答复进行法制审核。出具合同合法性审核意见书180余份,对1件重大行政执法决定出具法制审核意见书,处理各类信访件界定40余件。参加第二轮省生态环境保护例行督察工作协调联络专班信访组工作,具体负责对江北新区、玄武区、雨花台区、浦口区信访件办理情况进行审核,对全市交办信访件调查处理情况报告进行集中审核,共会商审议信访案件290件。参加第三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协调联络专班信访组工作,具体负责对建邺区、江宁区、六合区、溧水区、高淳区183件信访件办理情况的审核,对全市交办信访件调查处理情况报告进行集中审核。
(八)组织系列环境法制宣传工作
向省厅报送2023年度普法责任清单完成情况及2024年普法责任制清单项目。制定全市生态环境系统领导干部应知应会法律法规清单制度,推动全系统领导干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带头尊规学规守规用规,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编制《生态环境法律法规实用手册》(十),并发放给处室及各区。组织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参加2024年第一至三期全省生态环境系统法治教育培训。组织开展两期法治大讲堂,对行政执法、损害赔偿和行政复议、诉讼相关工作开展培训。参加全市府院联动暨行政复议诉讼法律适用培训班。强化法治培训工作,提高执法人员依法行政的能力水平,推进规范化执法。向市司法局申报第六批全市法治文化宣传教育基地,更好地发挥法治文化阵地的引领、辐射和带动作用。联合局财科处、市执法局等筹划并参与在宁台企生态环境法制服务活动。联合浦口生态环境局,开展“企业生态环境法律服务日”暨“民法典进企业”主题宣传活动,服务企业模式由“请进来”升级为“走出去”,从而更好地推动企业提升污染治理水平,让企业真切感受到方便快捷、优质高效的环保法律服务。联合建邺生态环境局,开展“国家宪法日”主题宣传活动,弘扬宪法精神,践行生态文明。
二、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工作情况
(一)强化组织领导体系,压实法治建设责任
局党组将法治政府建设作为全局重点工作,建立“主要领导牵头抓总、分管领导分工负责、法规部门统筹协调、业务部门协同推进”的责任体系,将法治建设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并定期专题研究部署。党政主要负责人严格落实“三个亲自”要求,对重大政策制定、重要立法调研、重点执法行动等关键环节全程督导,确保法治建设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
(二)严格规范决策程序,提升依法行政效能
全面落实重大行政决策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程序,确保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充分发挥法律顾问专业支撑作用,对行政处罚、合同审查、信息公开等事项开展合法性审核,有效防范法律风险。严格执行政务公开制度,动态更新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信息,切实保障公众知情权和监督权。
(三)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
深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科学制定执法检查计划,提升执法公平性和透明度。规范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完善执法音像资料归档管理,实现执法行为可回溯、可监督。加强执法人员能力培训,定期组织法律法规和执法技能专项学习,统一行政处罚裁量基准,推动执法标准全市“一盘棋”。
(四)健全监督制约机制
通过党组理论学习、专题党课、支部会议等形式强化领导干部法治教育,将学法用法情况纳入干部考核体系。畅通群众监督渠道,及时回应群众诉求。强化廉政风险防控,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针对执法、审批等重点领域排查风险点并制定防控措施。
(五)依法化解行政争议
严格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支持法院依法审理行政案件,积极通过诉前调解、听证沟通等方式推动争议实质性化解。规范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案件办理流程,加强与司法机关的协作联动,提升案件办理专业性和公信力。
(六)深化法治赋能,提升治理效能
试点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与生态修复联动机制,积极探索多样化的替代修复方式。率先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扬尘污染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创新提出生态环境宣传和小区环境整治提升两种新的“替代修复”方式。在办理异味污染损害赔偿案时,以开展义诊和环境宣传相结合的方式,探索赔偿新解法。联合司法机关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协作平台,实现线索移送、证据固定、执行监督全链条贯通。利用数字化手段强化现代执法体系,构建一体化的制度创新模式。
三、2025年主要工作计划
2025年,我局将继续深入推进依法行政,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完善法治制度体系
加快推动生态环境领域地方立法,围绕污染防治、生态保护等重点方向开展立法调研,健全具有南京特色的生态环境法规体系。强化规范性文件动态清理和公平竞争审查,确保政策文件合法有效。
(二)提升执法监管效能
深化“智慧执法”建设,整合污染源在线监控、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推动非现场执法创新。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定期开展案卷评查和典型案例评选,强化执法队伍专业化培训,提升精准执法能力。
(三)强化监督风险防控
健全执法全过程监督机制,通过开展执法稽查、案卷评查等活动,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督促落实整改。深化府院联动,与司法机关共建生态环境法律适用标准会商机制,推动行政与司法标准统一。
(四)创新生态损害赔偿机制
拓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线索发现渠道,强化与检察机关协作,推动损害赔偿与公益诉讼衔接。规范赔偿资金管理使用流程,完善生态修复效果评估制度,提升损害赔偿制度实践效能。
(五)优化法治营商环境
推行包容审慎监管,制定生态环境领域轻微违法行为免罚清单,实施“执法+服务”模式。组建企业法律服务团队,为重点行业提供环评审批、排污许可等全流程法律指导,助力企业绿色转型。
(六)构建全民普法格局
打造“线上+线下”立体普法网络,建设新媒体普法矩阵,制作通俗易懂的法治宣传产品。深化生态环境法治教育基地建设,联合学校、社区开展法治实践教育活动,营造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的法治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