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012947795/2020-33485 | 信息分类: |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 / 解读材料 / 其他 |
发布机构: | 世界最大赌博网站 | 生成日期: | 2020-04-29 |
生效日期: | 废止日期: | ||
信息名称: | 《赌博网站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 评审工作管理办法》政策解读 | ||
文 号: | 关 键 词: | 土壤;评审;解读 | |
内容概览: | |||
在线链接地址: | |||
文件下载: | |||
一、背景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第五十九条规定:“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应当报地方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由地方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会同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组织评审”。《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释义》明确:“评审是技术把关,以尽可能保障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及其结论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不属于行政许可。对评审认为存在问题的,可以要求重新进行补充调查”。2019年12月17日国家生态环境部办公厅、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印发了《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风险评估、风险管控及修复效果评估报告评审指南》(环办土壤〔2019〕63号),文中明确:“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由设区的市级以上生态环境部门会同自然资源部门组织评审。”
二、适用范围
文件适用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第五十九条规定开展的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评审工作。
三、主要特点
一是设定两级评审模式。设定市级初审环节,由市生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作为技术支持,首先审查报告真实性、完整性及地块风险程度三个方面,将地块风险小的报告分由各派出局评审,地块风险大的报告留在市局评审。
二是降低守法成本,避免“过度调查”。明确要求强化前期基础资料收集、污染源识别等工作,鼓励避免不必要的采样分析,减少不必要的时间、资金投入,降低守法成本。
三是响应“放管服”改革和国务院《改善企业营商环境条例》要求。对于污染源单一或者污染轻微的地块,由原先的一律通过专家会议评审方式,改为内审或者函审方式,节约行政成本,提升评审效率。
四是规范报告编制格式。精简报告篇幅、统一报告格式,并由市生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牵头制定报告编制大纲要求,强化污染识别和论证分析内容,保证报告论述内容切中要点。
五是完善评审申请表格。在国家、省级文件评审申请表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填报内容,将地块关键信息及法律对业主单位、报告编制单位的责任落实到表格中,形成单个调查地块信息“一张表”。
文件链接:/njshjbhj/202004/t20200416_1836770.html